为这口蟹跑马!杭州女孩携夫归乡赴约
10 月 26 日清晨的洪湖湖畔,薄雾还未散尽,37 岁的施斯已牵着丈夫胡继新的手站在环湖马拉松起点。随着发令枪响,夫妻俩并肩汇入万名跑者的洪流,而支撑施斯熬过训练周期的动力,正是家中冰箱里早已备好的家乡大闸蟹。“从报名那天起,我就天天跟他念叨,跑完必须第一时间吃蟹。” 施斯笑着晃了晃手腕上的参赛手环,手环内侧还写着母亲发来的提醒:“蟹已绑好,等你们冲线。”
施斯的乡愁里,始终浸着大闸蟹的鲜味。18 岁离开洪湖赴杭州求学时,母亲塞给她的保温桶里装着刚蒸好的蟹,叮嘱她 “想家了就闻闻蟹壳的味道”。在杭州定居的十五年里,她试过无数次网购大闸蟹,却总觉得 “少了洪湖湖水的清甜味”。三年前被丈夫带入长跑圈后,她便悄悄期待:“要是家乡能办马拉松,我一定要带着蟹香冲线。” 今年夏天看到洪湖首届环湖马拉松官宣时,她立刻拉着胡继新报了名,连请假理由都写得直白:“回洪湖跑马,赴螃蟹之约。”
赛道设计成了施斯的 “回忆导览图”。跑到 5 公里处的芦苇荡时,她指着水面告诉胡继新:“小时候我跟外婆在这里钓蟹,竹竿上拴根棉线就能钓半天。”12 公里的荷花淀补给站旁,老乡递来的炸藕圆子让她瞬间红了眼 —— 这是外婆生前最爱的零食,以前每次钓完蟹,外婆总会炸一碗藕圆子配蟹肉吃。胡继新悄悄把这一幕拍进短视频,配文 “跑过的每一步,都是她的童年”,很快收获了数百个点赞。
这场马拉松里,藏着洪湖最实在的温情。20 公里处的补给站没有昂贵的运动饮料,取而代之的是老乡们刚熬好的藕汤,瓦罐里飘出的香气让跑者们纷纷放慢脚步。“姑娘是施家丫头吧?” 递汤的大婶认出了施斯,“你妈昨天还来市场挑蟹,说要选蟹黄最满的。” 跑到 30 公里的疲劳期时,胡继新指着前方的蟹塘广告牌给她打气:“再坚持 12 公里,就能啃蟹腿了。” 那广告牌上的标语格外接地气:“跑湿地马拉松,品洪湖清水蟹”。
冲线瞬间,施斯一眼就看到了举着 “施家蟹馆” 牌子的父亲。回家的路上,父亲打开保温箱展示战果:八只青背白肚的大闸蟹个个膏腴饱满,蟹壳上还印着 “洪湖生态养殖” 的印记。厨房里,母亲正往锅里加水,蒸汽袅袅中,施斯给丈夫演示挑蟹的诀窍:“你看这蟹爪,能立起来的才够肥。”

清蒸蟹端上桌时,胡继新迫不及待咬开蟹壳,金黄的蟹黄瞬间流出来。“比你说的还鲜!” 他含糊不清地赞叹,惹得全家大笑。施斯夹起一块蟹肉蘸着姜醋,忽然想起 18 岁离家那天,母亲也是这样帮她剥蟹。“明年要带跑团来!” 她举起茶杯,窗外的洪湖波光粼粼,“让大家都尝尝,能让我跨城跑马的家乡味。”
饭桌上,施斯刷着手机里的赛事照片,看到终点处一万三千碗热藕汤的壮观场景,还有冠军捧着一百斤莲藕领奖的画面。“这就是洪湖的浪漫啊。” 她转头对丈夫说,“不是奖金多高,是连比赛都透着烟火气。” 胡继新点点头,把剥好的蟹肉放进她碗里:“明年我们早点来,去蟹塘帮阿姨收蟹。” 月光洒在桌上的蟹壳上,映出夫妻俩相视而笑的模样,这趟为蟹而来的跑马之旅,终究成了最暖的乡愁慰藉。
yy易游,易游体育,米乐YY易游,yy易游M6
发表评论